【2006-2007年 实验研究阶段】
2006年,我公司开始从事煤气化相关技术的研究,并进行了固定床气化炉在沥青搅拌站上的设计与应用、推广工作。同年在浙江诸永高速公路上得到应用,生产19万吨沥青混合料。
2007年,经过多次实践总结与考察,公司决定开发干煤粉气流床气化技术,这是一项全新的实践。应用的市场目标是工业燃气制备行业,替代传统的固定床气化炉技术,同时利用煤制燃气替代燃烧高成本的天然气、重油等燃料,改造燃油锅炉。
2007年,公司开始联合多家高校与业内专家,在实验室探索多种煤种常压气流床空气气化的可行性,并运用仿真软件对气化反应器进行多次计算与流场仿真,确定了中试装置的反应器。
【2008-2010年 中试装置阶段】
2008年开始,在计算机仿真模拟、以及实验室气化反应器的试验结果基础上,公司开始建设粉煤气化的中试装置,设计初期的目标是2吨/天。
2009-2010年,通过对国内十几种煤种进行不同的试验,对反应器进行多次改造,并分别使用纯氧、富氧、空气作气化剂进行各种试验,中试装置从产量为2吨/天(100kg/h)升级为15吨/天(600kg/h)。具备自有知识产权的气化反应器成功开发,为后续工业装置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2011-2012年 工业装置阶段】
在中试装置成功运行并积累大量数据的基础上,2011年开始设计试制首台75吨/天的工业装置,并于2012年4月份建成投产。经过几个月多次运行,显示该工业装置各段工艺设计成熟,各项指标运行正常,能够满足各种工况的运行要求,可以大规模推广。
我公司开发的该项技术是国内、国际上第一套用于中小规模工业燃气制备的干煤粉气流床气化反应器,相对于传统的固定床气化技术,在节能、环保、操控性等角度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应用于冶金、建材、重机、沥青路面施工等领域大有可为。
2012年,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联合申请的粉煤气化制备工业燃气的研究项目,列入了科技部863项目*,煤炭气化技术得以在更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863项目:是我国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长远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肩负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历史使命,能源技术是其重要的研究发展方向。国家每年斥巨资投入863计划科研项目。
【2013年-2014年 推广应用阶段】
2013年下半年,首台沥青搅拌站用粉煤气化炉在安徽合肥投入使用,运行4个月后,累计生产6万吨沥青混合料,各项设计指标均达到设计目标。
公司开始在华南、华东、华中、华北及东北等地区推广该产品,销售的第一台粉煤气化炉产品投产后即为天津滨海路桥有限公司的广西梧贵高速公路项目完成了加工沥青混合料65万吨的生产任务。
自2013年推出第一代沥青搅拌站用粉煤气化炉后,公司不断研发制造新产品及升级优化新装备,现已成功开发了SI型、SⅡ型粉煤气化炉,在煤种的适应性、产气性能、燃烧效率、清洁排放等诸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
 沥青搅拌站用粉煤气化炉
|
【2014~至今】
针对SI型气化炉使用中存在的短板,2014年公司着手研发SII代气化产品,其有效的解决了SI代气化炉排渣污染大,炉膛需经常修复,煤粉输送不稳定等问题,同时提高设备集成度,减少占地面积。自2015年推向市场以来获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和客户口碑。 我公司推出能源服务业务已累积为客户出料超3000万吨,为客户降低了燃料成本,提升竞争力。